座機:027-87580888
手機:18971233215
傳真:027-87580883
郵箱:didareneng@163.com
地址: 武漢市洪山區魯磨路388號中國地質大學校內(武漢)

《中央生態環境資金項目儲備庫入庫指南(2025年)》
文章來源:地大熱能 發布作者:生態環境部、財政部 發表時間:2025-07-08 11:26:48瀏覽次數:83
據公開信息,近日,生態環境部與財政部聯合修訂發布了《中央生態環境資金項目儲備庫入庫指南(2025年)》。該指南是在2021年版本的基礎上修訂而成,進一步拓展了資金支持范圍,并對部分支持方向進行了優化調整,為更多生態環境項目提供了精準的資金保障。
《新版指南》如下:
為深入貫徹黨中央、國務院有關決策部署,提高預算安排的科學性、規范性和前瞻性,進一步充分發揮中央生態環境資金項目儲備庫作用,對持續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和推進美麗中國建設形成有力支撐,根據《生態環境領域中央和地方財政事權和支出責任劃分改革方案》《中央生態環保轉移支付資金項目儲備制度管理暫行辦法》《中央生態環境資金項目管理規程》以及生態環境資金管理辦法等有關文件,生態環境部、財政部修訂了《中央生態環境資金項目儲備庫入庫指南(2025年)》。

大氣污染防治資金支持范圍包括北方地區冬季清潔取暖,大氣環境治理和管理能力建設,細顆粒物(PM2.5)與臭氧(O?)污染協同控制,黨中央、國務院交辦的其他有關重要事項。申報入庫的項目類型 包括燃煤污染控制、鍋爐綜合治理、工業污染治理、大氣環境監測監管能力建設以及黨中央、國務院交辦的其他有關重要事項相關的項目等。其中:燃煤污染控制以農村散煤治理為重點。鍋爐綜合治理以燃煤鍋爐淘汰、燃煤鍋爐超低排放改造、燃氣鍋爐低氮改造、生物質鍋爐深度治理等為重點。工業污染治理以工業爐窯綜合治理(包括爐窯淘汰、清潔能源替代、末端治理等)、揮發性有機物(VOCs)綜合治理(包括源頭替代、末端治理、無組織排放治理、“綠島”項目建設等)、鋼鐵企業超低排放改造(不含清潔運輸)等為重點。
地下水生態環境保護,以保護和改善地下水生態環境質量為目標,開展“雙源”地下水生態環境狀況調查評估,切實保障地下水型飲用水水源地環境安全,實施地下水重點污染源源頭預防和管控修復工程,推動依賴地下水生態環境系統調查評估和治理試點建設,遏制地下水污染。1.地下水生態環境狀況調查評估。開展地下水型飲用水水源周邊及補給區環境風險排查,推動重點污染源周邊及廢棄井地下水環境狀況調查評估,識別依賴地下水生態系統的組成與狀態,科學判定地下水生態環境保護的薄弱點和關鍵環節,明確地下水污染防治目標,推動地下水精準治污。2.地下水污染防控與修復。對于已開展地下水環境調查且風險不可接受的化學品生產企業以及工業集聚區、礦山開采區、尾礦庫、危險廢物處置場、垃圾填埋場等地下水重點污染源和地下水型飲用水水源,開展地下水污染風險防控與修復工作,形成適合我國不同水文地質條件、不同污染類型的地下水污染防控與修復模式。3.廢棄井封井回填。針對因井壁破損可能造成串層污染,或者老密水進入地下水含水層,可能造成地下水污染風險的廢棄井,進行封井回填。
土壤污染防治資金支持范圍包括土壤污染源頭防控、土壤污染風險管控、土壤污染修復治理以及土壤污染狀況監測、評估、調查、土壤污染防治管理改革創新、應對突出事件所需的土壤污染防治支出及其他與土壤環境質量改善密切相關的支出。申報入庫的項目類型包括在產企業土壤污染預防項目、歷史遺留污染源整治項目、耕地土壤污染成因分析項目,建設用地地塊調查評估項目、農用地地塊調查項目、典型行業企業用地及周邊土壤污染狀況調查項目,建設用地土壤污染風險管控項目、建設用地土壤污染修復項目、建設用地土壤污染風險管控與修復方案編制項目、農用地安全利用項目,協同管控土壤污染風險的“無廢城市”建設項目,以及土壤污染防治管理改革創新、應對突發事件所需的土壤污染防治支出及其他與土壤環境質量改善密切相關的項目等。
上一篇 > 國家能源局關于有序推動綠電直連發展有關事項的通知
下一篇 >沒有了